“善禁者,先禁其身而后人;不善禁者,先禁人而后身。”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,其作风与纪律关乎党的形象、事业兴衰。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,党员干部必须以严实作风为基,筑牢纪律防线,从知责于心的深刻领悟,到担责于身的切实行动,再到履责于行的不懈坚持,全方位锻造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政治品格。
知责于心,是筑牢纪律防线的思想根基。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,这份责任不仅是个人的职业担当,更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,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,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,用生命和热血诠释着对责任的坚守。如今,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党员干部更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将对党忠诚、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牢记心中,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,明晰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,只有从思想深处敬畏纪律、敬畏法律,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,坚守底线,不越雷池一步,要把学习党纪国法作为日常必修课,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,真正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
担责于身,是筑牢纪律防线的关键所在。在其位,谋其政,尽其责。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作为,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承诺。脱贫攻坚期间,数百万名干部奔赴最艰苦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一起同甘共苦、苦干实干,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条致富之路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,这就是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。当前,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,党员干部更要发扬斗争精神,在工作中敢于较真碰硬,面对矛盾和问题不回避、不推诿,以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英雄气概和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。
履责于行,是筑牢纪律防线的落脚点。“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”任何责任和使命,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得以实现。党员干部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,从点滴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的劲头,真抓实干,久久为功。在日常工作中严守工作纪律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是履责于行的基本要求,从按时上下班、遵守会议纪律,到认真处理每一份文件、接待好每一位群众,全都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和纪律意识,只有把每一项日常工作都做细做实,才能积小胜为大胜,不断推动事业发展。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纪律防线须臾不可松懈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的要求,以严实作风为笔,以纪律规矩为墨,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