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
付子乾:莫让基层“扣帽子”行为过了火
来源:中国法治 作者:付子乾  日期:2024-1-23 字体: [大][中][小]

    “俯卧式”“小油条”“侧躺式”“躺平式”……越来越多的“头衔式”称号出现在体制内干部身上,尤其是基层干部,一言不合就有可能被“扣帽子”,将基层干部的行为过度归罪于各种问题,给他们贴上不同类型的标签。然而,我们不应该轻易给基层干部扣上代表工作态度的帽子,而应该更多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。

    2022年,中央出台《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》,中央强效推进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,保障基层减负增效、轻装奋进,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,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、谋发展,鼓励埋头苦干、砥砺前行。然而,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“姿势”,成为束缚干部的枷锁,各类花样的“帽子”对基层干部形成施压,甚至影响工作积极性,降低工作质量。此外,过度“扣帽子”也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不信任,当居民看到基层干部因为一些小问题就被打上不公平的标签,他们可能会对整个基层工作产生怀疑,认为这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,这种不信任会对社会稳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。这就需要立足实际,制定“特色化”的干部管理培养机制,保障基层工作减负不减责、减量不减质。

    减负,从减帽子开始。各种姿势称号原本是通过巧思批评一些干部的不作为、乱作为等现象,但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升,各种形容词逐渐“过火”,甚至向“低级红”走势,这让许多基层干部干也不是、不干也不是,阻碍了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推进。只有把“帽子”控制在适当范围内,才能同时达到对干部的“约束和助推”双重效果。

    把容错摆出来。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基层工作纷繁复杂,对上接收各类精神要求,对下直面一方百姓,这是对体力和精力的考验。作为上级单位,要设身处地的思考基层干部向下推进落实政策精神的困难,提高对基层干部的容错度,才能推进减负在基层走深走实,将减负成果转化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奋发进取的精气神、为民造福的真业绩。

    “帽子”是把双刃剑,“过了火”的帽子只会成为施展本领的累赘,只有充分调研基层实情,才能将实际效果充分发挥。(作者:大河镇人民政府)

↓ [相关文章]                [发表评论(共0条)] [↑返回顶部] 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