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
赵方琳:汇聚“流量”让乡村振兴更有热度
来源:中国法治 作者:赵方琳  日期:2023-11-30 字体: [大][中][小]

  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振兴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,要求把乡村建设好,让亿万中国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,生活越来越红火。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路,要坚持党建引领聚势赋能要立足村情实际肇画蓝图,要学习先进经验提质增效,聚三者之“流量”让乡村振兴更有热度。

  聚党建“流量”,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指出,“办好农村的事,实现乡村振兴,关键在党”。 福建永定:以产业党建“小杠杆”撬动乡村振兴大平台、宁夏中卫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“新样板”等众多实践证明,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制胜法宝,只有把党建引领“融”进去乡村振兴才有源头活水。要紧紧按照“围绕发展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发展”工作思路,将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党建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功能,全面提升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推动力,把要我富”变为“我要富”还能依靠跨村联建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、“党建+”等先进经验做法,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,聚资源、育典型,联农带农,以点带面,实现共同富裕。

  聚本土“流量”,深挖资源讲好乡村故事。乡村振兴没有固定模板,要立足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宣传,摒弃“照搬照抄”,建“空中阁楼”之行打造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乡村名片,成就大美乡村,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要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贯彻落实到乡村振兴全过程,一调研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,深入挖掘村内红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,以文化人,以文铸魂,以文弘业,让历史文化遗产为乡村全面振兴凝心铸魂:二调研当地的绿色生态资源,遵循“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”原则,引进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势特色农产品,做好“土特产大文章:也可追绿逐蓝,遵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绿色发展理念,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,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打造宜居乡村样板,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动人底色。

  聚网红“流量”借鉴“网红模式”博出圈。大唐不夜城复刻长安繁华过往,沉浸式体验大唐风华,进淄赶烤,一根烤串带火整座城市,浓浓淄博烟火,抚慰了全国人民,天津跳水大爷,一“跃”成为“6A 景点”,从天津狮子桥跳进了人民视野。今年以来,国内旅游出现众多“爆款”,迎来高光时刻而他们“为什么能火”“凭什么出圈”是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振兴从幕后走向台前的破局关键点。向西安学,用创新出圈,打造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优秀范式:向淄博学,用真诚出圈,群众有反映,淄博有态度,政府有作为,主打一个双向奔赴,向天津学,用包容出圈,展现城市治理的温度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。乡村振兴要向新晋网红旅游城市学习发展策略,把握前沿趋势,顺应时代发展,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“流量红利”。(作者单位:沧州市青县清州镇党委)

↓ [相关文章]                [发表评论(共0条)] [↑返回顶部] 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