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
肖壮:我们的生态环境
来源:中国法治 作者:肖壮  日期:2021-4-14 字体: [大][中][小]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,是相互依存、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。”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坚持系统观念,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对推动绿色发展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全面部署。本期观察版围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这一主题,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系统集成、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推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落地见效等方面进行探讨。

  人民日报对于“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”进行了整版探讨,其中观点发人深省,令人叹服。其中说道,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,需要把事前、事中、事后贯通起来,做到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,控源头、管过程、重惩处,有效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笔者看来,所谓事前、事中、事后本就是贯通的,只是很多时候,我们忽略了三者之一或之二,特别是在纵向上面,很多地方政府、基层单位还做的不够,至于控源头、管过程、重惩处这些,近年来,我们却是已经做的很不错了,再说有效保障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问题,这需要时间来回答,需要与时俱进的观察和整改,不断进步,不断改变,不断创新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: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,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,构建生态文明体系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建设美丽中国。”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方向不断前进,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,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。

  吴舜泽研究院写到,我们要尊重实践、尊重需要,以问题为导向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于,有效调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抓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,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。我们要不断加大制度执行力度的同时,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还着力向前拓展、向后延伸,从污染源过程管理拓展到经济过程、生产方式与决策行为等各方面,把源头预防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之策,推动形成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
  发挥制度政策体系合力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合力,重在做到系统集成,追求整体最优。一方面,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与自然资源监管,兼顾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,处理好开发、利用、保护关系。另一方面,按照生态环境系统运行规律,打破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条条框框,实施跨地区按流域行政执法和联防联控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,提高环境治理效能。进一步深化排污口设置管理改革,打通岸上和水里、陆地和海洋,构建水陆统筹、精准科学的江河湖海水污染治理体系。

 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震写到,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,创新合作治理模式,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,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,健全社会捐赠制度,激发人民群众自然生态保护意识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
↓ [相关文章]                [发表评论(共0条)] [↑返回顶部] [打印本页] [关闭窗口]